( i ) 天花板混凝上剝落或批盪鬆脱
癥狀
• 表面出現水漬或 漬、或有漏水情況
• 出現裂縫
• 表面隆起、大塊混凝土剝落,暴露通常
已生 的鋼筋
• 批盪/ 瓷磚剝落
可能成因
在老化的舊式樓宇內通常可找到已損壞的混凝土。持續的漏水可影響混凝土內的鋼筋; 摻雜了鹹水的混凝土, 或受過重的負荷。
(ii) 外牆/ 窗戶、屋頂或天花板出現滲漏
癥狀
• 出現水漬
• 漆油或牆紙剝落
• 滴水
• 生長霉菌
• 混凝土、批盪或瓷磚有損毀
• 出現 漬
可能成因
造成外牆滲漏的原因很多, 包括外牆有裂縫、蜂巢狀混凝土、窗戶防水接合膠有破損、天台防水層損壞、外置水管及排水管有破損等。
(iii) 牆壁出現結構性裂縫
癥狀
• 穿過表層批盪深入至混凝土或磚牆的
裂縫
• 出現橫跨牆壁的長裂縫
• 窗戶或門角出現斜狀裂縫
• 裂縫有 漬
可能成因
造成結構性裂縫的原因很多, 如樓宇結
構移動幅度過大、地基出現沉降、結構
負荷過重、因生 或物料衰老而造成樓宇部份結構脆弱、意外造成的損毀、或設計/ 建築欠佳等。如發現裂縫, 必須先進行勘測, 找出原因, 加以清除或修復, 然後才安排裂縫的修補工程。
(iv) 樑柱出現結構性裂縫
癥狀
• 穿過表層批盪深入混凝土或磚牆的裂縫
• 剝落
可能成因
與上述(iii) 項相同。
(v) 非結構性裂縫(通常在批盪或其它以水泥沙漿批盪為底層的飾面出現)
癥狀
• 出現髮絲般的裂縫
• 出現伸向多個方向的裂縫( 因收縮而造
成的裂縫)
• 非結構牆和結構組件間( 如磚牆與樑柱的接口) 出現的裂縫
可能成因
在批盪或其他表層的裂縫, 只會影響樓宇外觀, 並不構成安全威脅。那些髮絲裂縫, 是在外牆表層形成, 並不影響內裡鋼筋混凝土的結構。
(vi) 破損的外牆批盪/紙皮石/瓷磚/石面層/ 幕牆
癥狀
• 外牆批盪/瓷磚鬆脱,當用鎚敲擊時,
會發出「空心」聲音
• 牆壁表面出現裂縫
• 表層隆起, 內裡中空
• 剝落
• 裂縫
• 部份鬆脱
可能成因
造成這些損毀的原因眾多, 如老化、結構移動、工人安裝時技術欠佳、冷縮熱漲時引起的移動、伸縮縫損壞或根本沒有預留所需的伸縮縫、其他外在因素( 如颱風時高處墮下物件)、有水進入外牆批盪或瓷磚與結構之間的空隙等。
如要知道怎樣修補以上損毀,可參考第4章第4.1.1節或以後各節。
* 如發現結構性裂縫, 應立刻正視。這些裂縫顯示樓宇或某部份之結構正承受過大的荷載。一個結構, 倘其承受的荷載超過其原本設計上能承受的, 便很容易倒塌。因此, 如發現結構性裂縫突然出現,或裂口擴大及/或有蔓延跡象,應立即向屋宇署報告。 如發現此等裂縫, 應先進行勘察, 找出原因及修復, 然後才修補裂縫。通常需要聘請一位建築界專業人士如註冊結構工程師, 以找出造成裂縫的原因, 然後評估對樓宇結構的影響, 及建議和監督合適的修正及修復工程。